第193章 脱贫容易,致富难(2 / 2)

所以,滴灌技术,并不适合普通的,经济价值比较低的农作物。

面对现实的情况,俞静心头的热火,虽然被泼了一盆子冷水。

但是,俞静并没有放弃。

她开始思考,像小山村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适合种什么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只有经济作物,附加值高了,那么投入的滴灌设备,才能收回成本。

不然,如果种植的经济作物,附加值低了,

那么,只能入不敷出了。

面对这样的难题,俞静再次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俞静没有想到,自己带领乡亲们脱贫容易,致富,并不容易。

当初,俞静再给村子拉入了电线,打了水井,盖了学校,修了路,盖了沼气池之后,

全村人,已经慢慢的,在俞静的带领下,开始脱贫了。

现在,几年过去了,村里的大部分农户,已经成功脱贫。

可是现在,俞静又要带领着大家,致富。

可是,当致富这个难题,摆在俞静面前的时候,俞静开始思索了。

俞静为了找到,在陕北地区,这种高寒,干旱,昼夜温差大的地方,能够种植的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她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

俞静和聂大志开着车,几乎跑遍了,陕北的大部分地区。

她们每到一处,就参观和学习,当地的先进农业,致富的方法。

经过考察和学习,俞静决定,将甘泉县的大棚菜,引入子舟县的小山村。

陕北地区,由于冬天,寒冷漫长。

所以,一到冬天,大家普遍,没有菜吃,只能将大白菜,腌在菜缸子里面,成酸菜。

一个冬天,大家都吃着腌制的酸菜。

可是,腌制的酸菜,对身体特别不好,

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胃癌和食道癌。

所以,如果,冬天能够给市场供应蔬菜的话,

那么,经济效益非常的好。

而在陕北地区,如果,冬天想种菜的话,也只能种大棚菜了。

当俞静看到,甘泉地区的城关镇村民,因为种植大棚菜,而致富的时候,

她便充满信心的,将大棚菜,给引入到了小山村里面。

于是,俞静便出资购买了,保温塑料薄膜和竹子骨架。

等俞静一回到村子,她就给村民们普及着,大棚菜的效益收入。

与此同时,俞静还从甘泉县,请来了专业搭建大棚菜的施工队。

只见,在俞静的统筹规划下,小山村选了,几个地势比较平整的土地,搭建了大棚,开始试种大棚菜。

村子的大棚菜,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

并且,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

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

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

当大棚搭建起来之后,俞静便选择了一些,在陕北地区,比较受欢迎的蔬菜,进行试点种植。

[一起品小说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