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说要夺习州府的时候,郭靖是已经准备好了要“大干一场”的。在安塞城时,他得了一件很趁手的兵器――丈八长矛。因为他本来武功底子就好,再加之自身又是天生神力,稍加练习之的一,在那万人之中,一时竟无敌手。所以他便想着攻打习州的时候,好好冲杀一番,争他个头功!
可是结果呢?“头功”倒是立了,还是吴凯之亲自“口头嘉奖”的。但是他觉得这功怎么都立得很没有名气,总之一句话是“不好对人言”。
其实事实真相并没有郭靖想的那么不堪。至少,在龙锦安看来,他们定下的妙计,那是绝对的上善之策,――想他们竟能兵不血刃再夺一城,这是何能荣耀之事啊!
至于使用的手段是不是光明磊落,真的一点都不重要。照吴凯之的说法,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对此,龙锦安深以为然,――真乃英雄所见略同也。这一次,他在兴奋之余也陪着吴凯之一起掉起了“书袋子”。
初到习州府时,龙锦安暗中观察了几日,发现这座城池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城防可言。不知是因为此地太过偏僻,又不属边防要冲,所以历任知府不思防务;还是因为它本就易攻难守,想着也不会有谁会来夺城,因为夺了也守不住啊!总之,在他看来,整个习州府空有八千守军,可是其城防布置却是形同虚设。
仔细权衡利弊之后,他对吴凯之提出,欲沿用夺取安塞城的计谋,通过策反主将、收服中下层官阶校尉来间接夺城。
吴凯之对这个计策自然很支持,而且,他还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更绝的点子来,那就是暗中把那些关键人物的家眷给控制起来,以此作为威胁,使其配合献出城池。关于办这件事情的人手问题,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郭靖。
于是,便有了郭靖之后的满腔“羞意”。但是,夺取习州之事却并不如郭靖所想的那样,只是用几个老弱妇孺去威胁一下那么简单。
定下计策之后,龙锦安立即着人从安塞城调来兵马,在习州城外集结待命。而且,还听取吴凯之的建议,先行在习州城东门外挖掘壕沟,为的是加强夺城之后的城防,阻挡来自京城方向的敌人。对此他十分佩服吴凯之,因为,这个提议确实颇具超前意识。
而这习州府上下,也实在是太过于懈怠了,几千人马暗中兵临城下毫无知觉且不说他。像他们大张旗鼓挖掘壕沟之事,那却是万万瞒不住的。可是,习州府守将知道以后,派查问了一番,听到是周围村民挖沟渠引水的解释,竟然也就信了。他也就没有用心想想,哪里的村民能有这么大的手笔,用得起这么“阔气”的沟渠!
直到龙锦安的兵马进驻习州府后,此人才恍然大悟。不想他却也因此而折服于龙锦安的“远见卓识”,竟甘心从此为其驱使,此是后话了。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