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我迷上了二战。
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甚至是很多中年人,老年人都对那段时间充满了迷恋。
那可真的是一段如神话一般的时代啊!
现代的哪一样事物不是那个年代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下的产物呢?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历史的具体事例,而是时间之中的因果。
我是一个标准的**粉丝,即使是在了解学习到一些历史常识后,我还是对这个**改革后产生的利维坦有着不可割舍的爱。但我知道我要说的不是他存在时的伟大,而是要说说他的解体,是他不存在时的事情。
**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毫无疑问是苏联输了,他的失败让很多人悲伤,以至于今天俄罗斯的街头,你能看见他的过去,听见因为他的过去而悲伤哭泣的人们。
但是**为什么输了?如果在当初改变一些决定的话,**会不会在二十一世纪仍是以革命的根据地身份存在呢?
很可惜,我觉得不会。
集体式的腐败,不曾改观的理念,注定让这个在理想中诞生的巨人,最后在负面影响的现实的泥潭中倒下。
冷战最为关键,最为焦点的地方无疑是柏林墙在的地方。
它最开始的名字叫“反***防卫墙”,在后来被称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在我看来,柏林墙就是为了防止已方人员继续流失的措施,对于它更多的背景和评论我不想多说,我要说的只有一个问题:
是不是如果**没有修建过柏林墙,就永远不会有人推倒它了呢?
从物理上来说,是对的,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被推到呢?
但是事实上,柏林墙一直都在。
为什么我认为柏林墙一直都在?
因为**阵营的人员流失就是最好的解释,这堵看不见的墙从一开始就在人民的心中出现了,德国人的叛逃正因为他们已经困在墙的另一边了,所以他们要翻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后柏林墙真正修建以后,哪怕是被机枪架着,也有相当的多的人要翻过去。
但真正推到柏林墙的又是谁呢?
我觉得,应该是把这堵墙立起来的人,正是苏联自己。
这种在历史中的因果发现,让在社会底层游走的我有一种惊奇的既视感:我一直在给自己建立一堵墙,最后再把这个自己修出来的墙给推翻。
然后每一次的代价也和苏联一样,把自己不停地解体罢了。
但这中间的痛苦和心酸,还有失败后的后悔和不甘,或许就像宿醉在俄罗斯街头的追悼者们一样,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不过我觉得还是忘不了**。
可是也不再幻想他哪一天再出现在地图上了。
**说过:“忘记**是忘恩负义,想要重建它的是傻瓜”,我觉得这句话中的苏联换成其他让人回想起来就心酸的词语也是没错的。
不久前,新闻曾说在***有许多时间胶囊被取了出来,那是**还在的时候,那些老前辈给现在的自己留下的话。
其中一篇让我感触颇深,久久不能忘怀。
“我想,你们现在已经在更好的建设****了,虽然你们现在很精彩,但我们那个时候也有许多精彩的事情。”
念着这篇留言的是一个年轻人,我还记得他脸上有些尴尬的表情。
我想,总有一天我应该去看看,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柏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