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王教尺吃惊的样子,伊里奇瓦西里说:“二姐夫可以辞去中国的职业,也可以带上永华一同去,那里的户籍变迁有我一同办理”。
尽管在座的人感到突然,但这个决定也是事出有因,经过俄罗斯那边反复推敲和论证的。
大姐,大姐夫在沪市有事业,并且家大业大;三妹,三妹夫和四妹,四妹夫的学历都不高,要是到国外经营一个酒业公司有困难,剩下的就只有二姐曹润霞和二姐夫王教尺了,无论从文化程度,学历,经商的理念,经验,以及到异国他乡去与当地人的交流,定居等都非他俩莫属。
曹家自有优良的家风,听到伊里奇瓦西里的这个决定,人们也都感到高兴。
一家人正兴高采烈的时候,王教尺忽地从一边的凳子上站了起来:“我不去!润霞也不能去!我们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美”。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点激动,停了一会儿他才说:“往后的日子,双方的老人都要用着我们了,润霞必须在家”。
听到王教尺的一席话,大家立刻劝他,让他丢下包袱,尽管到苏联的乌克兰去,双方的老人自然有家里人照顾,这样,几十年的血缘关系都加强了,如果是在那边定了居,大家若有兴趣了去旅游一趟也算是最美·····”。
看自己和大家的意见分歧,王教尺也不便多说。
好大一会儿,他又说:“要去你们谁去都中,反正俺不去”。
说完,王教尺拉上曹润霞就走了出去,他开着车一直朝实验小学奔去。
······
王教尺不是不想去,他知道若是去了俄罗斯的乌克兰,三年五年下来就能积攒起几辈子的花销,再说了,孩子上大学也需要钱,但他的心里很坚定,很清楚:
中国才是自己的国,自己的家,不但自己不能去,曹润霞也不能去,孩子更不能去。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有发展的前景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
一路上曹润霞都絮絮叨叨的:“尺,这个事儿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尺,这个事儿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咱还是再商量商量吧·····”。
王教尺立刻把车停了下来,他严厉的对曹润霞说:“不允许你再有这样的念想,俄罗斯的乌克兰是会发生战争的,它根本没有中国的社会制度好。所以,这辈子生是中国的人,死是中国的鬼”。
说完他又不充一句:“你记住没有”?
“记住了,记住了·····”,曹润霞连忙回答,因为他非常相信王教尺的预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