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宫墙柳(1 / 2)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官家与两位丞相、六部官员直接去了早朝,阿蔡给小徒弟使眼‘色’,他们一走,小宦官阿早便引着姽婳将军去后殿歇息,“官家下朝后只怕还要寻将军,将军不若歇在宫中。.l[小说].访问:.。”

‘女’将军想一想便同意了,非常时间,哪里还顾得上避嫌?因使阿早向娘子报备一声,以免误会,自己跟着宫人去后殿偏厢软榻上歇了一个时辰。

醒来时,娘子命阿早带了换洗衣物来。刘苏脱下被雨水淋后又‘搓’‘揉’了整宿的衣裳,换上米‘色’衫子,郁金香草染的黄裙,笑道:“郁金裙难得,我偏了娘子了。”

阿早轻声:“王家二姑娘闻姑娘在此,便拿了她的衣裳,说是得空便来寻将军玩耍。”

得知是王熙鸾的衣物,‘女’将军更是没了心理负担,只是道:“若得闲,她来辅善坊寻我便是。”用柳枝蘸了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药’物细细磨成的牙粉揩齿,漱口净面,方步出房‘门’。

官家才下朝回来,正命人摆饭,便邀‘女’将军一起用朝食。刘苏也不客气,依言坐下,才吃了两口,便听官家道:“你还有什么法子,一道都说了罢。”

刘苏偏着头想了想,道:“竹笼石塘这个法子,想必有人提出来了?其余的,暂时想不到。”以往修筑河堤,往往采用版筑法,筑成土塘。然而河水声势浩大,且黄土极易流失,河堤常被掏空,屡筑屡溃。

江浙一带的法子,用竹片编织成圆形大竹笼,长数丈至十几丈,径四五尺至七八尺不等,在竹笼里面装满块石,层层叠置,堆成堤坝。前面用木桩关拱固定,背后培筑土塘。同时,在堤前打上“滉柱”,以减弱水流冲击。右相裴斐便是杭州人,工部亦有来自江浙的主事,今日在朝上已提出这个做法,即将用到大河河堤的修筑上。便是大江,待大河修治完毕,也是要按此法修缮的。

‘女’将军吃了半碗粥,忽地想起一事来:“若论起灾后的重建来,我倒还有一两个点子。不过如今要紧的是治河与救人,安济坊可安置一部分流民——对了,须防瘟疫。”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灾年之后,必有瘟疫。战火过后,无论是灾年还是瘟疫,都极有可能发生。

至于她究竟有什么法子,她也不知道是否得用,若是不合适,却因官家信任而被采用,那便是她的罪过了。因此决意先与裴相商量过,再告知官家。(wwW..l)

这里用罢朝食,官家继续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章。刘苏告退回辅善坊去。阿蔡送‘女’将军出‘门’,见刘苏停下脚步望着窗下柳叶青青,不由低头。

‘女’将军看看窗下半人高的柳枝,笑起来:“这样难看,谁种的?”她不过是笑一句,阿蔡不语,她便也不多问,一径出宫去了。

阿蔡送她出了大明宫方回转,一眼瞥见明光殿后殿窗下柳枝,不由嘴角一‘抽’:那是年初,官家送‘女’将军西去时,折回来的一枝柳。虽难看,官家却上心得很,亲自浇水施‘肥’,便是枯了一片叶子,也要紧张半日。害得阿蔡也很紧张,生怕哪一日这枝柳不想活了,枯死在窗下,只怕满明光殿的宦官宫‘女’都无处哭去。

天下之大,怕是只有姽婳将军一人,敢指着那点青‘色’嘲笑难看罢?阿蔡摇摇头,身为大明宫总管,他也是很忙的,明光殿是前朝,娘子‘插’不上手,事务全压在他身上。

阿早见师父‘揉’着腰,忙上去搀扶,口中道:“师父不如歇息片刻?官家那里,我们几个小的伺候着。若有不能决的是,再来请师父。”

阿蔡道:“你们几个鬼‘精’灵,可得小心着。记得劝官家多歇息,莫要过于‘操’劳。”他年纪大了,体力不支,这时果然有些撑不住。

阿早目送师父去明光殿后倒座的一排*平房歇息,不觉苦了脸:官家的脾气,哪里听得进我们劝?若是师父,还可劝得他歇息片刻。我们说话,只怕还不如窗下那株柳树来得有用呢!

抱怨归抱怨,他还得兢兢业业伺候着官家,不遗余力地与同僚竞争,还要听师父的话,觑着空子旁敲侧击地劝官家保重身体……小宦官觉得自己真是任重而道远。

刘苏回到辅善坊家中,照例打扫屋子,清洗衣物。做完琐事,‘阴’雨濛濛,天‘色’昏暗,她便点起水晶罩中的蜡烛,取书来看。因大河水患之故,今日读的是《水经注》。

独自生活,除了读书,她并无别的消遣。因此早从书肆买了大量书籍来填充空‘荡’‘荡’的房屋,不易的的书籍,石渠阁中往往有孤本,请人抄写,也积了半架子。

不知不觉,天光愈暗。闭‘门’鼓敲起第一声时,有清脆的铃声在外头僻静的巷子中响起。刘苏站起身,想着若是有趣的客人,倒可以应付一番,便作今日消遣了。

紧接着,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刘苏慢悠悠放下书,伸个懒腰,待外面的人等不及,又敲了两三通,方才前去开‘门’。

雨中的长安往往是灰‘色’的,沉稳厚重,因此她被‘门’外鲜‘艳’的金红‘色’闪了眼。“阿熙?”

王熙鸾撑着一把伞俏生生立在‘门’外,连伞面上绘的都是灼灼桃‘花’,更遑论伞下之人面似芙蓉,一身缕金百蝶穿‘花’大红裙衬得她恍若神仙妃子一般。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