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是哪里传来的话,若当真如此,下官不可坐视不理。”傅守诚一脸的严肃认真。
这位大人因着六亲不认的性子最得皇帝喜欢。夏枢盟虽与他相交多年,对其耿介的行事亦是无奈,可惜再想拉他为时已晚,只得去瞧良王脸色。
良王放下玉箸,看向一旁的乌娘,“怎么不见你家小姐?”
乌娘早已是心惊肉跳,忙上前回话:“回殿下,小姐早先来过一趟。方才走的时候说是要去瞧瞧歌舞。”
谢又晴跟着上前屈膝,“的确如此。今日有个曲子排的郑重,小姐期望着要得了贵客喜欢,所以紧张些。不过之后又往别处去了。”
“什么曲子竟让谢小姐如此费心?”良王转问郑和宜。后者抱歉一笑,凤清忙回道:“谢妹妹心思灵巧。如此安排,大抵是为了引殿下注意?”
良王眸中染了笑意,执箫起身道:“如此……”
“殿下……”
傅守诚顾不得桌下踢他的脚,急急追了出来,“……谢侯府中若真有人被欺压禁锢,不可不理。”
良王转身瞥他一眼,又扫过一旁的房斌与崔慕青,嘴角噙着半讽的笑,“本王不知,如今管束家奴也要刑部拿人说理了。”
听出话外之音,崔慕青的目光连忙避让他处。
良王望了眼湖心舞台道:“傅大人若执意要管,不如去谢府将人直接拿来。”说着又冷笑一声,“寻到了便往歌舞场来……若寻不到……就自去领罚吧。也算给今日的东主一个交代。”说罢拂袖而去。
傅守诚竟然当真拜别回头。凤清与郑和宜换了个眼色,一起跟着去了。众人见此,面色各异也多了唏嘘。
既然有乌衣卫跟着,即便家事也是要闹到皇帝跟前儿了。
歌舞场上,一群仙娥簇拥起舞,纤腰素手的美人在空中反弹琵琶,舞的是一曲仙气缥缈的飞天。满身珠翠在灯火映照下熠熠生辉,嫩白细润的肤色莹莹发亮,衬了舞场上装饰的缤纷华彩,璀璨夺目,几乎要灼伤人眼。
一众侍卫与随从将看台上围了起来。太子在正中的主位上轻合着拍子,眉眼带笑,威仪自生。后排坐的是晋王与七九两位皇子,听见良王过来的动静连忙起身行礼。
太子转头颔首道:“三弟也来了。谢氏当真的好荣光。”随后朝台上一比道:“这曲子巧妙,舞娘亦是身姿妙曼。孤要赞的却是这一番装置,确实比着年前的仙子贺寿更讨巧些。”
九皇子把着手中的扇子,一双桃花眼微微弯起,“若是早先被父王瞧了,四哥的赏可就没了。”
晋王这种小心眼,听了此话,难得竟笑脸相迎。仅仅是闲叙了几句,就又专心看起歌舞来。
起先听说谢从安有特意安排,良王抱兴而来。细听几句不过就是靡靡之音,机关有趣也看出了七七八八,便有些意兴阑珊。
方才跟来的不少人都留意着座上。夏枢盟琢磨着谢府拿人之事太子知否,不留痕迹的扫过身后,只觉得众人各怀心事,没有几个是当真来欣赏歌舞的。
飞天已至尾声,节拍轻缓,后台那处的动静传来,有些聒噪。一个朱红身影从露出缝隙的帘幕间行过,太子端茶的手一顿,侧目道:“是谁在哪?”
李璟上前回道:“方才见颜家的小公子进了后台,正是一身朱红,想来是他。”
郑和宜吃惊,投目望去。忽见帘幕掀起,颜子骞走了出来。他见了台下莫名一怔,慌忙退却半步,跟着又反应过来,站在原地,整袖行礼,接着拉拢帘幕退回了后台。
太子沉吟道:“子骞仍在翰林院供职?”
李璟朝一旁瞥了眼,夏枢盟会意。“颜家小公子虽说年纪尚轻,却已是饱读诗书。早些年入了翰林院,如今任侍读学士,从五品。”
太子点郑和宜道:“如之也往翰林院去吧。磨练几年,出来便好往他处。”说着吹了吹茶碗中的浮沫,只啜了一口便又递了出去。“这茶浅了些,再几遍方出味道。”
李璟上前接下,递给身旁伺候的小丫头们。
郑和宜默不作声。良王斜眼瞧着,唇角的笑意若有似无。
这已是太子第二次点名要他入宫了。